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详情
作者: 平台运营 发布于: 2020-06-15 点击量: 2261

 

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

 

  近日,在湖南省首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应用大赛决赛中,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邵东研究院)的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获标志性创新产品。这是8个获奖项目中,唯一来自长沙以外的项目。

 

  自2017年1月成立至今,邵东研究院累计投资1亿元;引进院士、“千人计划”人员等30名高端人才;研发智能装备30余套,申请国家专利200余项……在一个县级市,为何建了一家研究院?他们的项目凭什么获奖?研究院如何从支撑本土企业转型升级进而服务湖南经济发展?

 

  挖掘行业共性需求

 

  “双11”包裹正陆续到达你的手中,这些快递包裹在运输途中就可能用到了此次获奖的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技术。

 

  这一技术由香港中文大学专家团队立项实施,最高精度达到0.5微米,最高实现每秒200帧以上三维采集速度。简单来说,就是机器可以“看见”物品并进行操作,其中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物流快递的分拣和抓取。

 

  目前,该项目产品已经在阿里巴巴集团的仓库应用,成功替代了原本使用的日本企业研发的三维机器视觉拆垛系统。根据反馈,仅拆垛这个应用场景,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各仓库需要近3000套三维机器视觉系统。

 

  邵东研究院副院长李学斌介绍:“一方面,研究院承接企业委托项目,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研发项目;另一方面,研究院会开展调研,挖掘行业共性需求主动进行研发,这次获奖的项目就是这样诞生的。”

 

  目前,邵东市建成了中南地区最大的物流集散地,近300条线路覆盖全国80%的县(市区),货物日吞吐量40多万件,用智能物流自动分拣系统提高仓储效率,是大势所趋。

 

  与原始的人工分拣相比,基于三维机器视觉的快件分拣,除了效率大幅提高,还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尤其是在某些极端艰苦的环境,如24小时运作、炎热的仓库,帮助人做分拣,相较于识别条形码的快件分拣,它能做到“无序分拣”,即针对无序堆叠的快件,通过视觉扫描技术,按照商品的品种、材质、重量以及发往的地点进行快速的分类,然后进行分拣派送,流向它该去的地方。

 

  邵东研究院在开展这一项目研发时,还考虑到了视觉技术用于质量检测的市场需求。李学斌说:“邵东市包装印刷产业发达,生产的红包占全球市场份额90%,印刷产品合不合格,原来是通过人工肉眼检查,现在视觉技术筛选速度快、标准化。从全省范围来看,还可以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对线路板等产品进行检测。”

 

  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

 

  招工难、用工成本日益上涨,制约着企业生存发展;工艺落后、品牌不足难以跟上时代步伐……这是以传统轻工产业为支撑的邵东市所面临的境况,并迫切地想要予以解决,但抓手在哪里?

 

  邵东市一度是县级民营经济发展的代表,有着小五金、打火机、皮具箱包、中药材、包装印刷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正在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虽然基础扎实,但时代变迁,传统产业技术落后,若不转型升级,曾经的“五金之乡、商贸之城、民营之都”难有出路。

 

  邵东研究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由当时的邵东县人民政府从广东招商并投资建设,旨在打造“创新引擎”,提供企业引进与孵化、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引进与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服务。

 

  小五金产业在邵东已是百年产业,实力雄厚。邵东市五金生产经营企业多达3500余家,年产能力3亿套件,占据全国70%市场。在邵东,仅生产活口扳手的企业就有100多家。由于人工成本高昂、手工作坊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全靠手艺,不少企业感受到了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万浬工具制造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邵东研究院发现了这一共性需求,牵头联合万浬工具、广东工业大学等团队,研制了适用于五金工具行业以活口扳手为代表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可代替传统工人10人,产量提升200%,合格率达到99.5%以上。该项目已申请知识产权20余项,以万浬工具为产业化示范基地,面向五金工具行业开展共享设备、共享技术、以租代买的共享工厂模式应用与推广。

 

  万浬工具负责人介绍,技术改造为企业降本增效带来了飞跃。过去,形成一条生产线,需要12个员工,对人工的依赖性高,生产环境也不佳,在进行智能化改造后,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只需要一名员工。以生产10寸的活口扳手为例,过去加工成本约1元,改为全自动化生产线后,加工成本为3角,表面精度由原来50丝提升到现在的20丝,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支撑与智慧服务

 

  同样的智能化改造发生在邵东更多的企业。邵东注塑打火机占全球市场份额70%,年出口超过100亿只。东亿电气是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机制造企业,日产量达到1000万只。

 

  “十年前,打火机一块钱一个,现在还是一块钱一个,但人工成本日益增长。”东亿电气找到邵东研究院,提出了自身需求。为此,东亿电气投入3000多万元,将13道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产值增加40%;打火机自动调火、打火机白螺丝松弛调节等设备,使组装成本由人工时代的1角6分降低至如今的1分2厘。

 

  李学斌坦言:“研究院累积投资1个亿,这对于一个过去的县、现在的县级市来说,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举动。在湖南同级别城市里,还没有类似的案例。”

 

  自成立以来,邵东研究院围绕机器人、工业4.0、3D打印、自动化装备等高科技战略产业,现已申请国家专利248件,柔性引进院士、国家级人才30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8家,为100多家企业提供了量体裁衣式的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开发创新产品53项。

 

  除了提供技术支撑,邵东研究院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智慧”基础服务。如举办“创新湖南高峰论坛”“邵阳智能制造大讲堂”等活动,传递“精益管理”的理念,促进企业转变观念,加入智能制造大军;推动企业进入已建设形成的黑田铺印刷工业园、仙槎桥五金科技产业园、周官桥团山打火机工业园标准化园区,帮助企业减少和消除了生产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大量浪费,增加了显著利润。

 

  邵东研究院还与湖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邵阳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通过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法,输出技术研发型和技能实操型人才,为企业提供懂技术、会维护的技术性人才。

 

  如今,邵东研究院业务范围覆盖了长沙、衡阳、常德等市州,建设了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模具设计与制造、五金加工与检测等技术支撑和服务,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批粤港澳大湾区顶尖科教资源陆续引进。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已从支撑邵东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正在成长为服务湖南经济发展的科创平台。

 

与行业高端人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