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详情
作者: 平台运营 发布于: 2021-04-05 点击量: 444

  记者 孟姣燕 曹娴 彭可心

  3月25日发布的《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力建设“三个高地”支撑的现代化新湖南,把聚力打造“三个高地”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首要任务。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蒋天海介绍,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打造“三个高地”促进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发布。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879’: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推进‘八大工程’,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实施 ‘七大计划’,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开展 ‘九大行动’。”蒋天海说,《实施方案》是指导湖南“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有助于湖南融入全国一盘棋,加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八大工程”主攻先进制造业

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比2020年翻一番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实施‘八大工程’,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引领区。”蒋天海说,到2025年,湖南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工程。加快壮大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电子信息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强化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和紧密配套倍增计划。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比2020年翻一番。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

  食品医药创优工程。培育一批全国一流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树立绿色安全优质的“湘食”品牌形象。推进创新药、首位药、儿童药、短缺药开发及产业化,发展具有自主技术的医疗器械。

  国防现代化工程。深入推进国防建设重点区域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重点相关企业培育计划。聚焦航空航天、军用电子、关键材料等领域,推进新型动力、电磁能、北斗卫星导航、中小航空发动机等项目建设。

  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持续抓好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强重要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进产业链就近配套,引导企业和项目向专业化特色化园区集聚。

  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持续开展智能制造工程,引导制造业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施绿色工业发展行动计划,打造高效低耗的绿色供应链。加快工业APP培育,支持长沙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工业强基2.0版,编制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等清单,建设项目储备库。落实国家软件重大工程,深入开展“四基”攻关突破行动,到2025年,基本形成国内先进、安全可控的产业基础。

  品牌提升工程。打造“湘品”特色优势品牌,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市州以“地名+特产”构建一个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品牌形象。

 

“七大计划”瞄准“湖南创造”

重点领域引育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团队50个

  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着力推进“七大计划”,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力,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变。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工程机械领域,突破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主机产品,以及高端液压件、轴承等零部件关键技术。轨道交通领域,推进牵引和控制系统、中高速磁悬浮等制造技术与装备应用技术攻关。在大飞机起落架、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深化突破,加快操作系统、IGBT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碳基材料等研制水平。

  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集中围绕数学、材料、化学、生物、冶金、矿产等优势学科,推进高等院校强基计划,打造10个左右世界一流、壮大4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理工农医学科。选择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农业、人口与健康等研究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领域,超前布局一批长期性基础性研究。

  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计划。支持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打造若干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和细分领域,大力发展能生产关键设备、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的“专精特新”企业。

  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实施“智汇潇湘”人才引聚工程,到2025年,在重点领域引育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团队50个、创新创业人才500名。在本土选拔培养500名研究方向处于科技前沿领域、在本学科领域有重大发现、具有领军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实施两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两山(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三中心(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工程,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生态优化计划。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放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自主决策权,完善适应颠覆性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推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分市场向全省覆盖,培育30家专业化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更多成果在湘落地转化。

 

“九大行动”锁定“开放强省”

每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来湘投资项目100个以上

  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着力开展四大改革行动、五大开放行动等“九大行动”,加快开放强省建设。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增量国有资本向重点优势产业集聚,持续优化存量国有资产,分层分类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慎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投融资体制改革行动。全面落实政府投资条例,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和承诺制改革,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和“多规合一”。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上市融资。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推广浏阳“三块地”改革经验,探索建立园区“标准地+承诺制”机制,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推动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持续稳定增加。积极申报设立中国(湖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放管服”改革行动。持续拓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范围,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建设,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到1个工作日内。

  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精准锁定“三类500强”企业,对招商项目进行差异化精准包装,继续办好“沪洽周”“港洽周”等招商活动。力争每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来湘投资项目100个以上。

  对接新丝路、推动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主攻东盟市场,开拓非洲市场,拓展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推动农业、工程机械等“走出去”。

  对接大战略、提升大平台。突出抓好RCEP框架下与东非、东盟的深度合作。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湖南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立法。推进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等七大平台建设。

  对接湘商会、建设新家乡。推动湘商产业回归、总部回归、资本回归、人才回归,着力强化湘商回归服务。聚焦“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链招商提质行动。

  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推进实施16项重点任务,加快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资讯详情
879!解锁湖南“三个高地”建设“密码”
作者:平台运营 发布于:2021-04-05

  记者 孟姣燕 曹娴 彭可心

  3月25日发布的《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力建设“三个高地”支撑的现代化新湖南,把聚力打造“三个高地”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首要任务。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蒋天海介绍,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打造“三个高地”促进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发布。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879’: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推进‘八大工程’,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实施 ‘七大计划’,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开展 ‘九大行动’。”蒋天海说,《实施方案》是指导湖南“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有助于湖南融入全国一盘棋,加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八大工程”主攻先进制造业

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比2020年翻一番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实施‘八大工程’,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引领区。”蒋天海说,到2025年,湖南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工程。加快壮大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电子信息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强化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和紧密配套倍增计划。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比2020年翻一番。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

  食品医药创优工程。培育一批全国一流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树立绿色安全优质的“湘食”品牌形象。推进创新药、首位药、儿童药、短缺药开发及产业化,发展具有自主技术的医疗器械。

  国防现代化工程。深入推进国防建设重点区域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重点相关企业培育计划。聚焦航空航天、军用电子、关键材料等领域,推进新型动力、电磁能、北斗卫星导航、中小航空发动机等项目建设。

  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持续抓好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强重要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进产业链就近配套,引导企业和项目向专业化特色化园区集聚。

  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持续开展智能制造工程,引导制造业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施绿色工业发展行动计划,打造高效低耗的绿色供应链。加快工业APP培育,支持长沙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工业强基2.0版,编制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等清单,建设项目储备库。落实国家软件重大工程,深入开展“四基”攻关突破行动,到2025年,基本形成国内先进、安全可控的产业基础。

  品牌提升工程。打造“湘品”特色优势品牌,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市州以“地名+特产”构建一个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品牌形象。

 

“七大计划”瞄准“湖南创造”

重点领域引育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团队50个

  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着力推进“七大计划”,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力,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变。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工程机械领域,突破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主机产品,以及高端液压件、轴承等零部件关键技术。轨道交通领域,推进牵引和控制系统、中高速磁悬浮等制造技术与装备应用技术攻关。在大飞机起落架、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深化突破,加快操作系统、IGBT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碳基材料等研制水平。

  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集中围绕数学、材料、化学、生物、冶金、矿产等优势学科,推进高等院校强基计划,打造10个左右世界一流、壮大4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理工农医学科。选择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农业、人口与健康等研究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领域,超前布局一批长期性基础性研究。

  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计划。支持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打造若干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和细分领域,大力发展能生产关键设备、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的“专精特新”企业。

  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实施“智汇潇湘”人才引聚工程,到2025年,在重点领域引育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团队50个、创新创业人才500名。在本土选拔培养500名研究方向处于科技前沿领域、在本学科领域有重大发现、具有领军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实施两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两山(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三中心(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工程,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生态优化计划。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放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自主决策权,完善适应颠覆性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推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分市场向全省覆盖,培育30家专业化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更多成果在湘落地转化。

 

“九大行动”锁定“开放强省”

每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来湘投资项目100个以上

  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着力开展四大改革行动、五大开放行动等“九大行动”,加快开放强省建设。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增量国有资本向重点优势产业集聚,持续优化存量国有资产,分层分类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慎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投融资体制改革行动。全面落实政府投资条例,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和承诺制改革,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和“多规合一”。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上市融资。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推广浏阳“三块地”改革经验,探索建立园区“标准地+承诺制”机制,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推动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持续稳定增加。积极申报设立中国(湖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放管服”改革行动。持续拓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范围,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建设,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到1个工作日内。

  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精准锁定“三类500强”企业,对招商项目进行差异化精准包装,继续办好“沪洽周”“港洽周”等招商活动。力争每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来湘投资项目100个以上。

  对接新丝路、推动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主攻东盟市场,开拓非洲市场,拓展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推动农业、工程机械等“走出去”。

  对接大战略、提升大平台。突出抓好RCEP框架下与东非、东盟的深度合作。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湖南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立法。推进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等七大平台建设。

  对接湘商会、建设新家乡。推动湘商产业回归、总部回归、资本回归、人才回归,着力强化湘商回归服务。聚焦“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链招商提质行动。

  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推进实施16项重点任务,加快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